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 理论研究

高洪奎:中“理论”

作者: 高洪奎 来源:市哲学学会 时间:2016-12-29 14:43:59 浏览量:473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哲学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与我们的生活相距千万里,似乎哲学家老师不食人间烟火。而我要说,哲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哲学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理论。大家觉得是不是呢?

习近平在今年517日的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为我们的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与落实呢?

习近平总书记几天前再次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我的专业是心理健康学,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宝库中发掘真正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心理健康理论和知识,为中国人民的心理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此我把自己关于哲学、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或思考。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得一以生。”庄子曰:“通于一而万事毕”。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黄帝内经》说:“治之极于一。

佛曰:“万法归一。”

那么,“一”是什么呢?

黄帝也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岐伯回答说:“一者因得之。”意思是说,一,就是之所以得到的那个本源。

那么,一,又是怎么来呢?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君子时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修身则道立”。《黄帝内经》说:“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我在《中庸新解》中的研究成果,“中,就是和谐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一”,就是“中”,就是“和谐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最高境界的和谐”,也就是本,本立而道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世间万物,均由和谐的最高境界而生,最后也必将终将归于最高境界的和谐。万事万物的发展最终必将归于最高境界的和谐这个“一”。这就是是国传统文化中的“归一”理论。

这也是儒、道、释、黄老诸学说共同的理念。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中庸新解》一书中指出,儒、道、释、黄老诸学说本自同源,只是由于各自的论述点不同,才被后人切割开来,甚至刻意表达对立冲突,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关系也越来越远。而事实上,这些学说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那就是关于“一”的思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最高境界的和谐的社会?

当然是!

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在这一点上是不谋而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慧眼独具,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指引和带领中国人民从贫困和饱受欺侮的的旧中国挣脱了出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建设成为今天独立富强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作支撑的,最高境界的和谐社会,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美好向往和终极选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想这一思想更适合称之为中华民族的“‘中’理论”。

这一思想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我在此提出来,希望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和重视,大家可以从各自的专业去思考、发掘、创新、发展。

 
  • 上一篇:张远镇:“新常态”之下的产品营销
  • 下一篇:张远镇:传统服务业的工业化之路
  • 图文资讯
    www.zbzxxh.org 淄博市哲学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西六路3号 邮编:255033